01月13日
近日,政协第十四届厦门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闭幕。“两会”期间,厦门技师学院学生处副处长、身心健康发展中心负责人沈奕瑄首次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会。
赴盛会使命光荣,谋发展心潮澎湃。参会期间,沈奕瑄老师提出了哪些建议?又有怎样的收获与体会?以下为本次的采访实录。

现任厦门技师学院学生处副处长、身心健康发展中心负责人。2022年当选为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曾获评“全国心理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师” “福建省百名优秀心理咨询师”“厦门市优秀心理工作者”“危机热线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带领厦门技师学院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心荣获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您觉得是怎样的契机让您有幸成为一名人大代表?
我有幸被选上,倍感荣幸更深感责任重大。
我认为我能够当选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号召持续抓好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关口上,政府希望有更多来自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素质,健全多层次社会心理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献策助力。
另一方面是组织和选民对我多年致力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从2008年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向社会群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首届心育大会、第二届中国心理博览会等活动上作专题报告,主编《心理健康教育通用读本》并出版,被聘为国家“十三五”规划“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课题负责人,所负责的课题获得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今年主持厦门中华职教社重点课题也已顺利结题。

的和谐美好贡献一份力量
“两会”期间,您较为关注哪些问题?为什么?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较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且近年来,特别是疫情期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尝试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社会关于心理健康需求逐渐旺盛,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结合多年来的社会心理服务经验,提出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助力社会治理创新的思考及建议。

这次参会经历,您有着怎样的心情与体会?
参会期间,当各位代表们积极发言,反映群众呼声时,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人大代表”,既是一份荣誉,又是一份责任。而此次市政府报告中提出“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推进全国心理健康宣传示范建设基地。”体现了政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令我感觉很欣慰,也感觉担子更重了。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够发挥代表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助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让更多人得到帮助,传达民声民意,为这所自己居住的城市的和谐美好贡献一份力量。
播撒得更广
作为身心健康发展中心的负责人,这次的参会经历,对您后续的工作以及下一步身心中心的建设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在这次的参会过程中,我同时接触了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在交流探讨中汲取了大量信息,拓展了我的视野和格局。
对于如何做好后续工作,我初步设想是与学院团队在原有的框架内把身心中心做得更好,不断提升学院师生的自我保健意识,把“隐形”的心理健康变成“显性”,把“不可控”的问题变成“可控”,将危机变成转机,真正做到培养阳光学子,打造阳光校园。我还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团队增强本领,不断摸索改进,在实践中做到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走出校园,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种子播撒得更广,多结硕果,在“平凡的世界”中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心
当前,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身心健康发展中心基地和“四个一”心理健康体系为学生心理“保驾护航”。多年来成功处理了各类心理危机事件,努力维持校园无学生心理安全事故;积极投入政府帮扶项目,对临夏职业院校及闽西南部分院校的心理健康实训基地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工作业绩颇为显著。目前学院身心中心功能向社会服务辐射,长期面向社会提供社会心理服务,开设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