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 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为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提高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3月20日,翔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学院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科普讲座,干货满满 趣味游园,精彩纷呈
厦门市翔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叶永同主任医师 为大家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科普课” 详细讲解 校园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及处置要点
叶永同主任 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导入 结合图片和文字 向大家详细讲解传染病的知识 解析了结核病的症状、危害及传播途径 并重点科普了 在校园内如何防治结核病
叶永同主任一边讲课 一边抛出问题 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 现场气氛活跃
科普讲座前 志愿者们还现场发放了 数百份宣传折页 拿到折页后 同学们便仔细阅读 掌握了更多关于结核病的知识
科普讲座结束后 趣味游园活动随即拉开帷幕
绕桩运球 连续跳绳 欢乐套圈 … …
趣味游戏中穿插了 结核病防治知识问答、宣传口号等内容 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 学习到结核病知识 获得更多防范结核病的小妙招
同学们纷纷表示 参加本次活动 受益匪浅!
结核病是学院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俗称的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常见症状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咯血等。但多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有些患者则因咯血才去检查就诊。肺结核若能及时发现,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以临床痊愈。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早期症状轻,不典型,容易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混淆,经常被忽略而导致就诊延迟。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可疑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是肺结核的常见全身症状。
如何防控学校肺结核流行?
1.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手帕或手肘衣物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2.积极开展各项卫生工作,努力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校期间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生活要有规律。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营养,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心理,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4.同学们一旦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症状,应该及时报告。积极发现并治愈校内肺结核病人。如果确诊得了肺结核,一定要接受正规治疗,避免传染其他人。 5.要配合学校的工作。如果你的同学中有人得了肺结核,学校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可能会让病人离开学校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教室或宿舍进行消毒、保证教室或宿舍开窗通风等。
让我们携手努力 守护健康,共抗结核
记者、编辑:陈玉琴 一审:庄佳琪 二审:孙宇凝 三审:李佳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厦门技师学院